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建动态

我校各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发布时间:2020-05-13 

我校各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5月13日下午,我校以党支部为单位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组织党员集体观看了纪录片《可爱的中国》第四集《西迁》,《西迁》讲的就是60多年前交大人西迁的故事。

64年前交通大学收到的一纸西迁令,拉开了新中国西部建设的大幕,也让这所久负盛名的高校里上万名师生的命运轨迹从上海滩延伸到大西北,无数交大人砥砺奋进,谱写下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所有的一切只为可爱的中国!

作为我国创建最早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交通大学,在当时最发达的繁华城市上海已生长了60年。但是,以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起点,祖国需要一所高水平的工科大学到西部去。1955年5月初,彭康就与交大资深教授朱物华、程孝刚、钟兆琳、周志宏、朱麟五等一起到西安古城探寻学校新址。西迁是全体交大人对奋斗史和创业史的共同记忆,沿着交大人曾走过的西迁路,一段段非凡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我们重拾起他们为了祖国甘愿放弃优渥生活的动人往事,我们还原他们那份“义无反顾,不问西东”的豪情,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是交大人不变的精神品格。

本周内还安排了一次党小组学习,学习内容是:1.陈俊武事迹,2.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

附件1:

陈俊武事迹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俊武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为新中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年。他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淡看人生风清正——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在大部分人眼中,陈俊武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大科学家,而在女儿眼中,陈俊武就是个特别单纯的人。

“爸爸对生活要求不高,很轻易就能满足,他可以独自买票挤公交车,也可以在路边摊随便吃上一碗面条。”小女儿陈欣坦言,父亲的生活常态就是行行复行行,轻捷利落地从一个装置现场赶赴另一个:“他总说路要靠自己去走,我们的家人,以及和他关系密切的人,都没有从他那里得到过什么好处和关照。”

任务、压力、责任……每个词提起来都是沉重的,但不管多忙,陈俊武始终活出沉稳从容、行云流水的节奏。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也许就是他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

他总是强调,每一次成绩都凝结着大量共事者的心血,荣誉理所当然归功于集体,只有和多数人分享才能心安理得。

春风化雨育栋梁——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陈俊武给自己定了著书、立说、育人三件事。“未来市场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必须首先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基础理论水平和科技素质。”在陈俊武心中,培养人才的愿望尤为强烈和迫切。

1992年初,通过严格考试、考察,陈俊武从洛阳工程公司的青年工程师中确定了3人作为他的“师带徒”学员。他和3名学员签署培训合同,并保证将在包括午休时间在内的规定时间里给他们讲课。

此后3年间,陈俊武一丝不苟认真履约,基本上每周都要给学员讲一次课,一个月平均讲10多个课时,还经常带领学员到现场实践教学。学员甚至发现,老师每次上课总是按时准点,仪容端庄,若穿西装,必打领带。

陈俊武:一生求索未得闲

煤制烯烃曾是煤化工行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1997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家到洛阳交流甲醇制烯烃中试技术成果,希望借鉴流化床技术经验开发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陈俊武敏锐觉察到随着原油价格节节攀升,煤基甲醇制烯烃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于是促成了公司与大连化物所的合作。

在他的指导下,该项目完成了从实验室、工业中试和工业示范装置的“两次一百倍”工程化技术开发,于2010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建成了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DMTO工业示范装置,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短短五年间,由陈俊武等人开发的DMTO技术就在国内近20家企业落地生根,不仅成功开辟了烯烃生产的非油技术路线,而且促进了我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的快速形成。

 附件2:

2020年3月11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北医三院王奔和吴超这两位“90后”临时党支部书记,代表北京大学三家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90后”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心。北大医学援鄂医疗队奔赴前线的400多位白衣战士中有142名党员,在老党员带头奋战的激励下,先后有28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

    习近平总书记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勉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和殷切嘱托,激励着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继续奋战、再立新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时代青年的贡献。

办公室电话:0476-8821920

学校地址:赤峰市新城区玉龙大街西段


© 赤峰二中 蒙ICP备 19005936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