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园文化 >> 校刊-未名世界 >> 校园-作家

青苹果和维生素

发布时间:2020-10-27 

青苹果和维生素

青苹果和维生素

《未名世界》第一期卷首语

文/王燃


与其说赤峰二中是一所学校,还不如说她是一艘起飞优秀人才编队的航母。曾在这偌大甲板上跃跃欲试的学子,以及他们后来遍及天下的足迹,使其愈发令人欣和神往。

赤峰二中的优良校风,历经沧桑而一脉相承。打开赤峰二中的校史,扑面而来的是鲜花和掌声。毫不夸张的说,她是赤峰人才高地的基座,经这里打造出的优秀人才如繁星闪烁。为此,“赤峰”也已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口可乐”,属无形

走出赤峰二中的校门已是33年前的事情了,但我永远也走不出的却是深厚而绵长的母校情结。那上课的铃声像红血球一样,在我的血脉中川流不息。我们教室窗外那棵孤独的老杏树早已了无踪迹,而它的绿荫依旧抚摸着我的头顶定格为我人生中永远的风景。

母校是一间老屋,那里面收藏着泪水、笑声和友情,收藏着许许多多令人百感交集、唏嘘叹惋的故事

母校是永恒的目光,她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曾偎在她膝下的学生,不论关山阻隔,不论海角天涯。

母校是一种兴奋剂,一旦注入我们的肌体就足够终生受用。

母校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我们曾把人生中一段美妙的岁月交付于她,从此便无论如何也难以把她从记忆中汰出局。人这一辈子可以有几个母校,我以为,中学时代的母校尤其刻骨铭心。中学时代正经历着由心理断乳期到青春期,是人生板块中最为敏感的地带是早春二月到初夏这么一段激情的行板。中学时代是一只青苹果。青苹果不免有些酸涩,但它的汁液是饱满的一口可以使人倒牙,也可以使人开胃虽没有成熟的美丽,却也有一种未染尘俗的可读性。青苹果迟早是要变成红苹果的,而这却意味着作为青苹果的生命体验永远的终止了。虽然可以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了,得到了某种社会的认同,但作为一个生命来说,却总会有一种丢失了什么的感觉,令人怅然不已。

社会对中学生的了解往往过于平面化了,而这本刊物却为我们打开一扇有声有色的视窗。作者在《寻找快乐》中对快乐的寻找,在《诱》中对诱的感悟在《什么是永远》中对永远的解析,在《望》中对渴望的求索,都既有一种浪漫情怀,又不乏形而上的哲思。那被“速写”的“时间”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感知,而成为我们手中的一只鼠标器,可以随心所欲地点击生活。与其说这些作文和习作是议论文,还不如说是哲理性散文更为确切。那个独自一人冒雨在球场上窜下跳的“球星”,那个在“模拟人生”中四处碰壁的业余“小网虫”,那个一心笑做江湖的“令狐冲”,那个搞笑有术的“大黄”,那个振臂高呼“噢——牛顿——苹——83分——万岁”的大男孩,都不乏皮和童贞,那种可爱劲儿跃然纸上,令人读后挥之不去。真想把他们约到一起,吃着羊肉串,喝点扎啤,痛痛快快地个半宿。那个名叫萨日娜的女孩写的东西,让人感觉的思想轻盈如翼,想飞到哪就飞到哪。把一个原来很严肃的话题像皮球样拍来拍去,拍出若的新花样来。

中学生的作文和习作,有丢失友情的惆怅,有对世俗人生的追问,有校生活的困惑,有青春期的动,无一不是五六色的社会生活在他们心灵深处的折光,而它所更多诠释的还是青果的那种又甜又酸的滋味。总体而言,刊物中的这些作文和习作一点也不忸怩作态,如山泉从深山老林汩汩而出。它们的脸上没有皱纹,也没有护肤霜,使人仿佛嗅到高天旷野草芽的那种淡淡的清香

中学生的作文和习作也像中学生样,本身就不是熟透果,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和其它热透的苹果是相同的滋味儿。我以为,中学生的作文和习作可谓素面朝天,演绎的是纯天然的自我。故而富含多种生素,尤其是年龄大的人读来更能软化心脑血管,具有抗衰老的功能

伏在作业本上的中学生活,总不免有些枯燥、乏味。而这年龄的中学生又都是充满了想和激情,他们望有一个比课本、教室、校更大的空间,倾诉内心的喧哗,使个性得以舒展,使精神世界有一个平衡的支点。

赤峰二中编辑的这个刊物,大约是为了丰富校生活多一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校内外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方式。作为一个宣传工作者,我期望校文化的勃发展作为一个作家,我期待从这本刊物中冷不丁出几个作家来

        (本文写于2000年 作者系赤峰籍著名作家 时任市宣传部副部长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

办公室电话:0476-8821920

学校地址:赤峰市新城区玉龙大街西段


© 赤峰二中 蒙ICP备 19005936号-1  蒙公网安备 15040402000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