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赵昕昕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分享和交流的书目是余华的《活着》,我的分享主题为:在历史书写中思考人生真义。
这本书及其所改编的电影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而作者余华也因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个人魅力而广为人知。这里首先为大家呈现余华的个人简介,他的主要作品除了《活着》以外,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许三观卖血记》等等,总的来看,余华的作品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对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
《活着》一书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他的一生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诸多历史阶段,个人命运亦随着历史大潮不断波动起伏,在这一过程中,他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相继离世,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和一头老牛作伴,和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部日剧《四重奏》中的一句台词:“据说人生有三条道,上坡道、下坡道和没想到。”书中所呈现的内容,小到个人生活中来自命运的残酷玩笑,大到人类历史上的种种偶然性,都可归结为一个“想不到”。余华正是通过对这一现实的描绘向我们表达了他对人生哲学和人类历史的深切关照和深刻思考。
那么,面对着人生中的种种不确定性,人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余华给出的答案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人生就像一条充满苦难之水的长河,人们出生在源头,归宿是大海的尽头,路上悲总多于喜,累总多于笑,事不顺遂总多于一帆风顺,可只要我们的心脏还在跳动,这条叫做人生的悲流,我们还是应该昂首挺胸地走下去。正是在这一人生哲理的作用下,福贵活出了最低配、也最本质的人生,并最终明白,人生存的终极价值不在于生命之外的身外之物, 而仅在于生命过程本身。
余华的写作和思考来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真实的历史,可以说,《活着》是一部脱胎于历史的作品。正如余华所说:“我的写作全部是为了过去。确切来说,写作是靠过去生活的一种记忆和经验。”《活着》的核心情节和主人公福贵的身世命运都与余华的家族历史有着紧密的关系。余华的祖父曾拥有过两百多亩田地,他也是一个和福贵一样的败家子,只知道吃喝玩乐。他在1949年的时候恰到好处得卖光了地产,也因此逃脱了作为地主被枪毙的命运。不仅如此,余华对历史的书写并不是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着眼于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大历史面前一次又一次与命运抗争,向命运妥协,在活着的路上艰难行进。这样的视角往往更生动、更鲜活,也更能打动人,这也是《活着》这本书一直能够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