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赤峰二中老校长司凤岐
1954年夏,司凤岐同志调任赤峰中学副校长,后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他是四十年代参加工作的“老革命”了,当时人们对这位老革命很敬慕,但对他能否抓好学校工作,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革命与教学毕竟是两码事。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有一套较为科学的教育理念的人,他善于学习,乐于借鉴,勇于实践,善于发现新问题、新趋势。他求才若渴,任人唯贤,在工作中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开拓进取。在他主持工作期间,他凭着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情和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引领大家,把赤峰地区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司凤岐是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八里罕人,192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45年他从承德国高毕业回乡。那时,在镇里像他这样受过国高教育的人,已然是令人仰慕的高级知识分子了。有一天,中共中央延安军政大学开赴河北省开展工作的孙乐文同志(北京大学毕业生)看中笃实厚道的司风岐,启发他参加革命。因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征求家人的意见,司凤岐便毅然跟着共产党员孙乐文参加了革命,那时,他还不满19岁。经过革命的洗礼,他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委组织委员、区委副书记、区长、县政府副科长、科长。1952年,任热河省喀左蒙古族中学校长,1954年7月,调入赤峰中学任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他在文革初期受到迫害。1971年,任原赤峰市(现在红山区)革委会政工组副组长,文教宣传组组长;1977年任昭乌达盟文教办副主任兼教育局局长;1983年调任赤峰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1989年离职休养;2000年7月因病逝世,享年75岁。
司凤岐同志在赤峰二中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达17年之久,这17年,他领导着二中人一路走来,风雨兼程,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可以说,这个时期是赤峰二中声誉最隆的时期,是赤峰二中开始走上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为赤峰二中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带领二中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艰苦创业,忠于职守,严谨治学,创造出了令全区为之瞩目的光辉业绩,把赤峰二中变成了全市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1955年司凤岐代表赤峰二中出席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被授予“先进生产者”奖章;1956年,司凤岐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1964年出席全国中学中专政治课教学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交流经验;1985年、198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他先后三次受到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接见。
1960年党支部书记陈鹤春代表赤峰二中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同年内蒙古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赤峰二中召开全区中学教育现场会议。会议提出:“学福建,赶赤峰(二中)”。这一口号的提出,既是对赤峰二中各项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司凤岐校长对学校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的肯定。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司凤岐校长把管理学校的重点始终放在对师资队伍的管理上,而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用人。他常说:“设备重要,制度重要,可啥也比不得人才重要,只要有好教师,还愁提不高教学质量?”他的用人之道很简单,任何人想通过攀关系,走后门混入二中教师队伍滥竽充数是不可能的。——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在二中误人子弟,这是他用人的底线,无论来自何方的压力,他决不突破这一底线。他说过:用人德才兼备固然是上选,但“无求备于一人”,不能要求一个教师样样都好。因此,他选教师,不论其家庭出身如何,海外关系多复杂,甚至本人是否有政治污点,只要业务过硬,有上进心,都可以做他的知心朋友,都可以吸纳到二中来。他的这种尊重与信赖,必然带来真诚的回报。二中的教职工心悦诚服地拥护他,这种非权力的影响力——人格魅力,使他和群众建立了“沉浮与共”的深厚感情。
对新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他有一个具体的要求:“五年有成。”如果经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任教五年还不成熟的话,那么,对这样的教师就只好请他另谋高就了。对中年教师,他大力扶持,提拔重用。对老教师,他非常信赖,关照。他曾力促给老教师建“高级住宅”十五户,一时成为教育界争相参观的样本。他曾为把化学教师马汉东提升为“中学二级教师”(当时大学本科毕业生月薪45元,而二级教师的月薪是120元,高于校级干部)而东奔西走,为提高普通教师的社会地位而不停地呐喊。(马老师被评上了全盟只有两名的“二级教师”,另一位是原赤峰二中语文组教研组长王庆震)但司凤岐并不满足于此,“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期望,放在二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上。在他制定的教学制度柜架内,教师队伍既稳定又灵活的运转,使学校发展有了可靠保障。
司凤岐在赤峰二中任职期间,一直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把这种理论转化成教育实践。为此,他精心培育了“两根翎毛”。当年赤峰二中的篮球队、足球队驰骋于市内各厂矿企业场地上,他还场场坐阵观战。120多人的管弦乐队,雄姿英发地走在大街上,教职工乐队,学生文艺队时常活跃在舞台上,在校园里始终涌动着欢乐活泼的气氛。“两根翎毛”成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战略,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的强心剂。
建国初期,政治运动频繁,教育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折腾,而能够从各种折腾中醒悟过来,及时地走向正确之路,这就要看一个领导者的水平了。1958年,赤峰二中也和各地一样如火如荼地“大炼钢铁”,参加生产劳动,进行“教育大革命实践”。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严重地冲击了正常教学秩序。当时,司凤岐对形势的判断十分到位,学校不可能整天咋咋唬唬长期不上课。他紧紧抓住“教与学”这个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主张“搞好课堂教学”,提出“加大各教研组的自主权”,“教研组长是教学质量的全权负责人”等主张,这种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的指导思想,远远领先于同类学校校长们的思维方式。第二年高考,赤峰二中有158人应试,122人被高校录取,语史地物生五科单科平均分居全区第一,总成绩全区第一。
1971年,司凤岐调离赤峰二中,任职于赤峰市(后改红山区)昭乌达盟教育局局长,但他仍然关心着赤峰二中的发展,在财政、人事等方面特别照顾优先,在办学方向上予以指导。在追求升学率成为教育主流的情况下,他仍一再告诫二中人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旋涡,进行教育改革,让赤峰二中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道路。
1977年,司凤岐任赤峰市教育局局长,那时百废待兴,正需要拨乱反正。在这一关键时刻,他高瞻远瞩,胸有成竹地指挥部署全局工作,他从调查研究入手,派三个调查组到基层调查,要求调查人员听一听下面的真话,回来后,也不要说那些假大空的话。这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及时地扭转了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他对调查材料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只要是符合全局利益的,他就果敢地拍板肯定,不合乎实际情况的,坚决否定。
司凤岐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跑遍了全盟各旗县、乡镇中小学,对各地教育状况了如指掌,他善于发现典型,考察典型,培养典型,总结典型,以典型引路,采取多种形式,把工作推向更高屋次。因此,赤峰教育在他主持工作期间,在普教,民教,职教,幼教,勤工俭学,社会办学,高考等方面,都位居内蒙自治区第一名。
他曾极力主张:“压缩高中,调整初中,加强小学。”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坚决撤消,尽管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很大,但他力排众议,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举措,使昭盟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每年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数量大幅提高:1977年高校录取500多人,1978年录取700多人,1979年录取800多人,1980年录取1100多人,1981年录取1400多人,1982年录取1750多人,1983年首次超过2000人。
1983年,司凤岐同志调任昭乌达蒙族师专党委书记、校长职务。在师专工作期间,他一如既往,竭尽全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他紧紧抓住师专的实际情况,突出它的师范性、民族性、地区性的特点,大胆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师专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又是短暂的。司凤岐也和诸多同事们一样,对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了一辈子,他谋全局,想大事,求实效,从来不隐瞒观点,一身正气,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敢说敢为,受到群众的拥戴,他用他自己的一生实现了当初入党时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