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原赤峰二中老教师杨德振
1951年早春二月,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东北师范大学第一批大学生毕业了。在毕业典礼上,学校党委号召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去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杨德振和其他50多名同学听从祖国的召唤,毅然决然选择了最艰苦的地方,他们被批准到热河省工作。当时赤峰隶属于热河省,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致使经济不发达,教育更为落后。杨德振等7名校友风尘仆仆,几经辗转,来到茫茫草原上的重镇赤峰。
杨德振,1927年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一个读书人家。他四个兄弟中三人大学毕业,名闻乡里。他父亲精于文理,教育他的儿子们做人要有德,有善良和忠诚之心,而他沿着父亲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赤峰中学(现名赤峰二中)。当时,正值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急需人才,教育部门更是青黄不接,能胜任教学任务的教师真是凤毛麟角,他们的到来为赤峰中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赤峰中学,学校规模不大,教学设备相当简陋,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却对赤峰中学寄予厚望,都渴望它能为赤峰地区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尽管杨德振刚刚参加工作,但深深懂得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在漫漫长夜昏黄的灯光之下,笔墨书本伴他不倦的身影;在课堂上,他认真讲解,循循善诱,尽到育人的责任;在办公室里,他谈笑风生,与同行交流,共同进步,展露自己的风采。他从一个普通中学教师,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先后做过中学副校长、教育厅和教育处的视导员,也曾任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长,最后被任命为内蒙古赤峰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其踏实肯干、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一心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赤峰市的教育事业,感动了赤峰市教育界!
汉时王充在《论衡·别论》中提到:“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杨德振把这句古语当作警示自己的箴言。
杨德振在教学中,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讲课过程中,他熟知谁听懂谁没听懂,课后总是把那些没有听明白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及时给他们补课。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自己下得辛苦,必获丰硕成果。在东北地区统一命题、统一判卷的首次中学会考中,他所教平面几何课成绩优异,获得全东北地区第一名,在全省教育界引起轰动!他在赤峰中学工作四年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他爱护每一个学生,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他始终努力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把班级培养成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集体,就是这个集体曾两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塞外的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衣,也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只要走出温暖的房屋,在外面一站,脸立即就会冻得像针扎一般疼痛。一天,杨德振站在校门口等人,无意中发现自己班的学生张振华光着脚穿双旧夹鞋来上学,他的心里不觉颤动了一下。“多么可怜而坚强的孩子啊!”他一边心里感慨着,一边跑到学校附近的商店买了一双厚厚的袜子送给了这位学生。如今已年过古稀的张振华一提起这些事,就感慨万千地说:“杨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对每个学生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当年,我们家生活非常困难,连袜子都买不起。杨老师的恩情,我今生今世也难以忘怀!我至今还记得杨老师常说的话:做人就得首先去关心他人!在他的心里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学生。”
是的,在他心里始终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学生。当年,在校学生中来自旗县的很多,他们都在学校住宿。杨德振虽然不是舍监,但他却常常到学生宿舍去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当他看到有的学生盖的被子太单薄,根本无法抵御寒气时,就跑回家拿来一床崭新的棉被送给学生——那是他准备在结婚时用的新被子啊!
1954年,有一个初三的学生叫徐福祥(后成为留苏预备生),经体检发现患有骨结核病,但家庭困难治不起,校长丁武号召全校师生献爱心捐款救助这个学生。杨德振当即捐资50元(当时杨的月薪只有60.5元),是全校捐款最多的一个,受到校长的表扬,赢得师生的尊敬。笔者曾问过杨德振有无此事,他却说:“记不得喽,那时所有的人都只有一个心思,就是想帮帮徐福祥,大家都尽了力,至于每个人捐了多少钱,谁还去记它啊。”这话说的多么实在啊!是的,只知道奉献爱心,不求回报,正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而杨德振正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实践者之一。他始终信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至理名言。
1955年,杨德振由于教育教学成绩优异,被任命为热河省教育厅视导员,后来热河省建制撤消,又转任昭乌达盟教育处视导员。在担任视导员期间,他经常深入到偏僻山村考察学校,跟乡村教师们同吃同住,既能随时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尽管受当时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也无力解决太多的困难,但他一心一意地去解决基层教师生活困难的诚心,却感动了所有的人,当时老师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杨导”,都从心眼里欢迎他的到来。
不久,他又调任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中学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没有正校长)。当时,正值我国经济困难时期,教职员工和学生们都吃不饱肚子。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决心重点抓好学校伙食管理工作,他和食堂管理员一起研究,最后发明了一种可以暂时解决困难的加工技术,就是把玉米棒粉碎成淀粉技术,解了燃眉之急,后来在全旗各个学校进行推广。
“十年浩劫”中,尽管他也处境艰难,受到各种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坚持实事求是,决不会为了保护自己就落井下石,伤害他人。
粉碎“四人帮”后,杨德振被调回赤峰市教育局任副局长。有人说,别看教育局长级别不高,可也有不小的权利,有权便有利,有利便有人沾图,……。这或许是个事实,但对杨德振来说,却完全不会这样。他坚信一句古语:“学者第一要看德器,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他自行正道,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团结群众,开展工作,而且每项工作都做得虎虎有生气。他分管人事工作,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为全市教育系统3千多人落实政策。他分管普教工作,仅用三四年的时间,就分别普及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通过检查验收。在分管成人教育期间,他狠抓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大力推进扫盲工作,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在全市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自治区政府庄重宣布昭乌达盟为基本扫除文盲盟市,并给予奖励。《人民日报》以“赤峰成为内蒙古第一个无盲市”为题报道了赤峰市扫盲成果。
在工作中,他把权力全部用在秉公办事上,决不搞什么“是亲三分向”的拉帮结伙行径,决不为自己构建什么关系网。他没有写过一张走后门的条子,甚至连自己子女在择校和就业的问题上,也没有出面托人给予照顾。在他那里,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永远行不通;以考察之名拿公款游山玩水,他厌恶;对那些庆典剪彩、给人题词、头衔排名等活动,他不感兴趣。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他这种不徇私情、清正廉洁的品格修养有几人能做得到呢?
人生路上多坎坷,雨雪风霜常相伴。1983年,对杨德振一家来说,是最不堪回首的一年。他夫人李志串了肺炎,双胞胎幼儿又体弱多病,杨德振既要照顾家人,又工作繁忙,常常弄得他身心疲惫不堪。当时没有条件雇保姆,全部家务由他一人承担。可是,没有影响他的工作。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杨德振的大儿子杨溴渤正在东北师大物理系一年级就读,任班团支部书记。他是全家人的精神寄托和希望。就在这一年盛夏的一天,杨德振突然接到东北师大物理系办公室的电话,说杨溴渤在南湖游泳时不幸身亡。噩耗传来,如晴天霹雳,他的手哆嗦得几乎拿不住电话,他愣愣地呆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朋友们、同事们听到这个消息,也无不为之动容。
老俩口连夜乘火车赶往长春,一路上他夫人李志不住地悲泣,他默默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是这一夜的煎熬令他苍老了许多。他强忍悲痛,配合学校办完了丧事。他没有向学校提出过分的要求,他深明大义,知道这是一场意外,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意外!他流着泪,领着老伴,悄悄地离开学校,心情黯然地回到赤峰。当同事和校友们去火车站迎接返回赤峰的老局长时,大家发现他那原本乌黑的头发变成了白发!人们愕然地看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局长,热泪纵横,心里默默地为他叹息。也实在难以用什么语言来安慰老局长和他夫人,只能说“请你保重啊”、“身体要紧啊”。他沉默良久,看着大家说了一句话:“我没事,大家请回吧。”李志回来后就一病不起,被送进医院,他只好无奈地找来远方亲戚照顾她。当第二天他突然出现在办公室时,所有在场的同事们都感动了,有的并为之潸然泪下。杨德振就这样,把失子之痛深埋心底,用忘我的工作解除内心的悲苦。他的精神,感动着大家,鼓舞着大家,人们无不为他坚强的意志所折服!
笔者曾问过杨德振:“杨局长,你真就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吗?”他说:“不是,说实话,我并非置身世外,清高地不近人情,原谅我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我也曾经白吃过,白喝过,也接收过庆典纪念品,退休后有时回想起这些事来也为自己汗颜。尤其是近几年来,年纪大了,更为自己曾经的行为自愧不已!但是,我敢保证,在我主持工作的那些年,从没有敛过外快,没有拿公款旅游过,压根儿没有过把什么好处都揽在自己的身上,没有向组织伸手要过待遇,这是我最值得自豪的。”这都是实话。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尊重。
1989年,杨德振退休后,和其他同志一起接受了编辑《赤峰市教育志》的任务。他负责编写基础教育章节,由于旧社会没有给赤峰留下系统的历史资料和教育档案,这给他们工作造成不少困难。和他一起工作的夏老师身患癌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到各旗县区翻阅资料档案的任务,主要落在了杨德振身上。因为他也有老年性疾病,所以经常带着药下乡,有时顶着凛冽的寒风,有时冒着炎热的酷暑,走遍了赤峰市旗县区,为顺利出版《赤峰市教育志》做了不少工作。
杨德振从东北师大毕业后,一直坚持在赤峰工作,至今已经度过57个寒暑。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了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他身上没有光彩耀目的光环,因为每当评先进模范时,他总是把机会让给同事;他为人光明磊落,淡泊明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群众当中信誉越来越高,受到人们的拥戴。他领导的工作单位曾三次被评为“赤峰市文明单位”,一次被评为“市直机关优秀党委”;他在任内蒙古赤峰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赤峰师范学校为“自治区先进师范学校”;1989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人事厅、文教工会联合授予他“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我们曾跟他多次攀谈,想动笔写写他的事迹,以尽晚辈之责,又不失校友之谊,他却一再说:“不要写我,我没有什么功劳,工作是大家干的,我只不过是尽到了一个党员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而已。”我们听了他那坦诚的话语,不禁感慨万千,他那功不独占,过不推人的纯洁心灵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看着这位在人生旅途上走过八十个春秋的老教师,我们真的想让时光倒流,退回去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更长,让我们重新再过一遍那平凡而又令人激情燃烧的岁月!
(此文原载《东北师大校友》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