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研思育成果,奋发笃行向未来———国家级教学成果(历史)推广研修活动纪实
为了更好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辐射作用,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时代性价值指向的高中历史教学建构与实践”推广研修活动在吴江举办,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学会主办,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江苏研究中心、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建构与实践研究所承办,江苏省震泽中学协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60余位专家学者、教研工作者、一线教师参加活动。赤峰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校部分核心成员在教研员唐志刚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会议。


26日上午,活动开幕式和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吴江区)建设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了关于AI人工智能、对话教学、核心素养及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报告。


26日下午,以“变革教学过程的教改实践”为主题的名师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历史教学问题》副主编李月琴教授主持,浙江省桐乡第二中学郑婷婷、上海师范大学刘琼敏、华东师范大学徐继玲等十余位教师围绕“历史教学中的跨学科研究、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落实学科素养的命题研究及学科教学实践”等内容进行了精彩发言。唐志刚老师以《依标命题,精准教学》为题,结合历史学科命题依据、命题原则和方法,介绍了赤峰地区历史原创试题命制的实践探索。唐老师通过具体例题展示了如何从教材、学术(专著)论文和乡土元素中挖掘素材,设计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任务,并期待在之后的研究中聚焦于问题和评价的开放,寻求纵向贯通和横向关联,以提升命题立意,指向时代性价值。随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的主编从期刊视角对教改实践成果进行了点评。


在27日上午的成果展示活动中,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唐琴老师结合研究成果,回答了关于教学成果“成果概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成果创新之处”和“应用效应”四个方面的问题。唐琴老师提出,问题是成果的“心脏”,针对历史教育价值缺场的问题,团队历经十九年四个阶段,立足实践、呼应时代,开发整体性价值群、重构进阶式课程内容、借助学习化教学策略、推进多元化教学评价,在优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廓开走向生活的学科实践空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问史沙龙环节,唐琴工作室的部分核心成员分享了创作成果的历程,表达了“越努力越幸运”的共同心声。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沈正元指出,历史时代价值与以生为本的理念一脉相承,基于人、基于学生、基于老师的发展,进而成长了学生、发展了老师、成就了历史,是站在人的高度做历史。江苏省历史教研员陈国兵老师高度评价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推广价值。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任鹏杰希望能够产生更多的教研团队,把历史教育作为志业,专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随后,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教授做了题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价值追求、成果要素、归纳表达》的专题讲座。




27日下午,著名历史教育专家、首都师范大学赵亚夫教授带来了题为《历史教育价值的教学转化》的学术报告。赵亚夫教授深耕历史教学理论研究,时刻关注一线教学实践,充分肯定了唐琴团队历史教育价值研究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后,苏州市教育局、江苏省教育学会等专家、领导发表闭幕讲话,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许斌为“江苏省高中历史教学构建与实践研究所”揭牌,相关领导和专家为内蒙古赤峰市等8个实验区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等28个实验团队,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第八中学等77个实验学校授牌。其中,内蒙古赤峰市三所高中历史学科基地校——赤峰二中、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一中学和赤峰市宁城县高级中学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学校,这是赤峰地区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新的航标。
赤峰地区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将秉持教育使命,持续不懈地追求卓越,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投身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深入推进时代性价值指向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俯身耕耘,共赴成长!